隨著年齡增長,母親節/父親節的意義也默默有了轉變。
今天滑臉書,看到好多朋友貼出曬小孩的照片,歡度父親節。猛然感受人生已經走到不同的階段
我們解嚴世代,不再只是寫卡片、買蛋糕給爸媽的青年,而是集體進入要思考如何為人父/母的年紀了
當然我自己是還沒有小孩啦。不過感謝大家的努力,讓包括我在內的更多人有選擇走入婚姻的機會。
如果我們持續努力,相信在不遠的未來,會有更多人可以選擇和心愛的人一起生育自己的孩子。
由於疫情的影響,我在國外工作的父親,已經超過一年半未能返國。
雖然家人都很擔心他的健康,不斷勸說他返國,但父親總是說:如果休假回台灣,公司就要派其他同事接替他的工作,會造成同事的困擾。不如就讓他一直在國外,其他同事都可以待在臺灣。
父親沒有給我豐厚的財產,我們家也沒有顯赫的背景。
但我很感謝父親,教我擇善固執、勇往直前的人生觀,以及不求富貴,但求盡力而為、問心無愧的職涯態度。
這些無形的價值觀,比任何有形的資產更珍貴。
老爸,祝你身體健康,我會好好努力,媽媽和妹妹就交給我了。
也在此祝福有兒女的朋友們,能和孩子一同成長,互信互愛,在人生的路上攜手前進。